耐腐蚀真空泵(如氟塑料材质、衬胶 / 衬氟真空泵等)停机后的保存需重点关注防腐蚀、防堵塞、防部件老化,尤其需避免残留介质对泵体的持续侵蚀,以及环境因素(如湿度、温度)导致的二次损坏。以下是具体保存步骤和注意事项:
一、停机前的核心处理:彻底清洁泵体
排空残留介质
关闭真空泵入口阀,打开出口管路的排污阀(或拆下联接管),将泵壳、叶轮、管道内的残留介质(如酸碱溶液、有机溶剂等)彻底排空,避免停机后介质在泵内结晶、沉淀或腐蚀金属 / 密封件。
若介质黏度高或含固体颗粒,需拆卸泵盖,手动清理叶轮、流道内的残留杂质,防止堵塞导致下次启动时过载。
冲洗泵体(关键步骤)
根据介质性质选择冲洗液:
若输送过酸性介质(如盐酸、硫酸),用中性清水(如去离子水) 循环冲洗 3-5 分钟,直至排出液 pH 值接近 7;
若输送过有机溶剂(如甲醇、丙酮),用对应兼容的惰性溶剂(如煤油) 冲洗,去除残留有机物(避免水分与有机物混合后产生新的腐蚀物质);
若输送过含结晶性介质(如硝酸铵、盐溶液),需用热水(50-60℃) 冲洗,溶解可能析出的晶体。
冲洗时需点动电机 2-3 次,确保叶轮背面、密封腔等死角被冲洗干净。
二、关键部件的针对性保护
密封件的养护
机械密封:若泵采用机械密封,冲洗后需注入专用密封液(如硅基润滑油、甘油),确保动环与静环接触面保持湿润,防止干缩、硬化(尤其氟橡胶密封件,长期干燥易开裂)。
填料密封:松开填料压盖(保留 1/3 预紧力),避免长期压紧导致填料老化;若停机时间超过 1 个月,需更换新的耐腐蚀填料(如聚四氟乙烯填料)。
叶轮与泵轴的防护
若泵体材质为金属(如 316 不锈钢),冲洗后需在叶轮表面、轴颈处涂抹防腐油脂(如凡士林、硅脂),隔绝空气和水分,防止锈蚀;
若为氟塑料叶轮(如 PTFE、FEP),需避免接触尖锐物体,防止划伤表面(氟塑料耐磨性较差,划伤后易成为腐蚀起点)。
电机与电气部分
断开电源,拆除电机接线盒内的接线端子,用干燥压缩空气吹扫内部灰尘,再涂抹绝缘保护剂(如硅橡胶喷剂),防止受潮短路。
检查电机轴承,若停机超过 3 个月,需补充高温润滑脂(如锂基脂),避免轴承干涩生锈。
三、环境与存放要求
存放位置
选择干燥、通风、无腐蚀性气体的室内环境(避免露天存放),远离酸雾、粉尘、高温热源(如蒸汽管道、阳光直射处)。
若泵体较大,需水平放置在平整地面上,用枕木或橡胶垫垫高(离地 10-20cm),防止地面潮气侵蚀底座。
覆盖与防护
用防水防尘罩(如塑料薄膜 + 帆布) 整体覆盖泵体,但需预留通风口(避免罩内冷凝水积聚)。
入口、出口法兰处需安装盲板或密封盖,防止灰尘、昆虫、水分进入泵腔。
长期存放(超过 6 个月)的额外措施
定期(每 2-3 个月)检查泵体内部湿度,可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) 在泵壳内(需用透气布袋包裹,避免污染)。
手动转动泵轴 1-2 圈,使轴承、密封件均匀受力,防止长期静止导致的部件粘连或变形。
若环境温度低于 0℃,需确保泵内无残留水分(可注入少量防冻液),防止冻裂泵壳或叶轮。
四、再次启用前的检查
拆除盲板和防护罩,检查泵内是否有异物、干燥剂是否失效。
冲洗泵体 1-2 分钟,排出可能的残留防护油脂或干燥剂。
试运行前点动电机,确认叶轮无卡滞,密封件无泄漏,再空载运行 3-5 分钟,逐步加载至工作状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