判断耐腐蚀真空泵内部是否干燥,需结合其结构特点(如材质多为不锈钢、氟塑料等耐腐蚀材料)和干燥要求(避免残留水分导致内部腐蚀、结垢或影响下次抽真空效率),可通过以下方法综合判断:
一、直接观察法
观察排气口或腔体残留
若真空泵带有透明观察窗(如部分实验室用耐腐蚀真空泵),可直接观察内部腔体、叶轮、泵腔内壁是否有明显水渍、液滴或潮湿痕迹。干燥后应无任何可见液体,表面呈干爽状态。
对于可拆解的泵体(如小型耐腐蚀旋片泵),停机后拆开泵盖,检查关键部件(如转子、定子、密封件)表面是否干燥,无湿润感或水膜。
检查排水 / 排气情况
若泵带有排水阀,干燥过程中打开排水阀,观察是否有液体排出。当排水阀持续一段时间(如 10-30 分钟)无液体滴落,且排气口吹出的气体无明显水汽(可用干燥的玻璃片靠近排气口,玻璃片上无冷凝水),可初步判断干燥。
二、重量检测法
适用于小型或可拆解的耐腐蚀真空泵:
干燥前称重:在真空泵停机并排出可见液体后,称量泵体(或核心部件,如泵头)的重量,记录为初始重量。
干燥后称重:经过通风、加热等干燥处理后,再次称重。若两次重量差在极小范围内(如 ±0.5% 以内,具体根据泵体大小调整),且连续多次称重结果稳定,说明内部水分已基本蒸发,达到干燥状态。
三、湿度监测法
内置 / 外接湿度传感器
部分精密耐腐蚀真空泵自带湿度监测功能,可直接读取泵腔内的湿度值。当湿度降至与环境湿度基本一致(如≤60% RH,具体根据使用要求调整),且持续稳定 10-30 分钟,可判定干燥完成。
若泵体无内置传感器,可在排气口外接便携式湿度计(如高精度露点仪),监测排出气体的湿度。当排气湿度与环境空气湿度接近,且无明显波动时,说明内部已干燥。
干燥剂变色指示
在泵的进气口或排气口附近放置变色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,蓝色变粉色表示吸水饱和)。干燥过程中,若干燥剂颜色不再变化(保持蓝色),且持续一段时间(如 1-2 小时),说明泵内无水分排出,已干燥。
四、运行测试法
通过真空泵运行时的性能表现辅助判断:
抽真空速率测试:干燥后的真空泵启动后,其抽真空速率应恢复至正常水平(接近新泵或上次干燥后的状态)。若速率明显偏低,可能因内部残留水分导致气体 “反渗”,说明未完全干燥。
极限真空度测试:使用真空计测量泵的极限真空度。干燥状态下,极限真空度应达到设备标称值(如≤1Pa);若真空度持续无法达标,且排除密封不良等问题,可能因内部水分蒸发影响真空环境,需继续干燥。
运行声音与温度:干燥后的泵运行时应无异常杂音(如因水分导致的 “异响”),且电机、泵体温度上升曲线正常(无因水分蒸发导致的异常升温)。
五、辅助干燥手段与验证
若对干燥状态存疑,可先通过以下方式强化干燥,再验证:
通干燥气体吹扫:向泵内通入干燥氮气(露点≤-40℃)或压缩空气(经干燥过滤),持续吹扫 30 分钟以上,直至排气口湿度达标。
加热干燥:对于允许加热的真空泵(需确认材质耐温性,如氟塑料通常耐温≤200℃),通过外部加热套(温度 50-80℃)加热泵体,同时开启泵空载运行,加速水分蒸发,再结合上述方法验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