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 耐腐蚀真空泵的常见故障多与介质腐蚀、密封失效、气液混输相关,排查需结合其 “耐腐” 特性(如过流部件材质为氟塑料、陶瓷),按 “先外部后内部、先简单后复杂” 的逻辑定位问题。 一、核心故障 1:真空度下降(最常见) 真空度达不到设定值或持续下降,多因气路泄漏、部件腐蚀或介质干扰,排查步骤如下: 优先检查外部密封与管路 确认进气口、排气口的法兰密封(耐腐蚀真空泵常用氟橡胶垫片)是否老化、开裂,若垫片变硬或有腐蚀痕迹,需立即更换,避免空气泄漏。 检查管路是否有破损(尤其是输送强腐蚀介质时,管路内壁可能被腐蚀变薄甚至穿孔),可通过 “肥皂水涂抹法” 检测:将肥皂水刷在管路接口、焊缝处,若出现气泡,说明存在泄漏点。 排查内部核心部件 过流部件腐蚀:查看叶轮、泵腔(材质多为 PTFE、PVDF)是否有腐蚀孔洞或磨损,强腐蚀介质(如浓酸、浓碱)长期输送会导致部件表面剥落,破坏气路密封性,需拆解泵体观察,必要时更换腐蚀部件。 止回阀失效:若泵出口装有止回阀,止回阀阀芯可能因介质结晶(如盐溶液)或腐蚀卡滞,导致气体回流,需拆解止回阀,清理阀芯杂质或更换腐蚀的阀芯密封件。 二、核心故障 2:泵体异常振动或噪音 振动、噪音多源于部件失衡、摩擦或气蚀,需结合耐腐蚀泵的结构特性排查: 基础与连接部件检查 确认泵的地脚螺栓是否松动(长期运行或介质冲击可能导致螺栓松动),若螺栓松动,需按规定力矩(参考设备手册,通常为 20-30N・m)紧固,避免泵体运行时位移。 检查电机与泵的联轴器:若联轴器同心度偏差过大(超过 0.1mm),会导致运行时振动,需用百分表校准;若联轴器弹性垫(耐腐蚀材质如聚氨酯)磨损或断裂,需更换,避免金属直接碰撞产生噪音。 内部部件与介质排查 叶轮问题:叶轮若因腐蚀出现局部破损(如叶片缺口),会导致转动时受力不均,产生振动;若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(如废水处理中的杂质),颗粒可能卡在叶轮与泵腔之间,造成摩擦噪音,需拆解泵体清理杂质或更换叶轮。 气蚀现象:若吸入管路阻力过大(如管径过小、阀门开度不足),或介质温度过高(超过沸点导致汽化),会产生气蚀,泵体出现 “刺耳异响”,需降低介质温度、增大吸入管径或清理吸入管路堵塞物。 三、核心故障 3:密封泄漏(耐腐蚀泵关键隐患) 密封泄漏不仅导致介质外溢(腐蚀环境),还会影响真空度,分 “机械密封” 和 “动密封” 两类排查: 机械密封泄漏(最易出问题) 检查密封面:机械密封的动静环(材质多为碳化硅、氧化铝)若因介质腐蚀出现划痕、崩裂,或密封面间有杂质(如结晶颗粒),会导致泄漏,需拆解密封腔,用细砂纸打磨轻微划痕(若划痕较深需更换密封件),并清理杂质。 辅助密封件老化:机械密封的 O 型圈、V 型圈(材质为氟橡胶、全氟醚橡胶)若长期接触强腐蚀介质,会出现硬化、开裂,需定期更换(建议每 3-6 个月检查一次),更换时确保密封件无变形,安装时涂抹耐腐蚀润滑脂(如全氟聚醚润滑脂)。 轴套与动密封泄漏 轴套腐蚀:泵轴与密封件接触的轴套(材质多为哈氏合金、陶瓷)若被介质腐蚀,表面粗糙度增加,会破坏动密封的密封性,需测量轴套外径(若磨损量超过 0.2mm),更换新轴套。 压盖松动:密封压盖螺栓若松动,会导致密封件压缩量不足,出现泄漏,需按对角线顺序逐步紧固螺栓,确保压盖受力均匀,避免过度紧固导致密封面变形。 四、核心故障 4:电机过载或泵无法启动 电机过载或启动失败,多与负载过大、电路问题或部件卡滞相关: 电路与电机基础检查 确认电源电压是否正常(380V 电机允许偏差 ±5%),若电压过低,电机启动电流过大,会触发过载保护;检查电机接线端子是否松动、氧化(腐蚀环境易导致接线处生锈),需清理氧化层并重新紧固接线。 检查电机过载保护开关:若开关跳闸,需先排查泵体是否卡滞,再复位开关,避免直接复位导致电机烧毁。 泵体内部卡滞排查 介质结晶卡滞:若输送的介质易结晶(如硝酸铵溶液、盐溶液),结晶会附着在叶轮、泵腔内壁,导致叶轮无法转动,需拆解泵体,用温水(或对应溶剂)溶解结晶,清理后重新装配。 部件腐蚀卡死:叶轮、轴承若因严重腐蚀(如叶轮与泵轴锈死),会导致泵轴无法转动,需检查泵轴转动灵活性(手动盘车,若盘不动则为卡滞),更换腐蚀的叶轮或轴承。 五、核心故障 5:介质输送异常(如无介质排出、流量下降) 介质输送问题多与吸入条件、叶轮状态相关,排查重点如下: 吸入端问题 吸入管路堵塞:若介质中含有固体杂质,吸入滤网(耐腐蚀材质如钛网)可能被堵塞,导致吸入量不足,需拆卸滤网清理杂质,建议定期清洗滤网(根据介质污浊程度,每 1-2 周一次)。 吸入高度过高:耐腐蚀真空泵的允许吸入高度通常较低(因介质密度大或粘度高),若吸入高度超过设备规定值(如超过 3m),会导致吸入量不足,需降低泵的安装高度,或缩短吸入管路长度。 叶轮与流道问题 叶轮腐蚀或磨损:叶轮叶片若因腐蚀出现缺口、变形,会导致介质输送效率下降,流量降低,需拆解泵体检查叶轮,必要时更换;若流道内有杂质堵塞(如纤维、颗粒),需清理流道,确保介质流通顺畅。 |